Touristes, voyagez mieux !

Touristes chinois

Source : Guangzhou Daily via China Daily, le 28 août 2012

 

Ne pas consacrer plus de 9 ou 10 jours à la visite de 10 pays dEurope, ne voir les lieux touristiques que pour pouvoir dire « jy suis allé », chaque jour faire en sorte de ne manger que chinois, sans jamais se donner loccasion de goûter la gastronomie locale, ne penser qu’au shopping toute la journée et dépenser en une année l’équivalent de 72 milliards de US dollars en devises étrangères … Chaque année, plus de 70 millions de Chinois font des voyages à l’étranger. Dans presque chaque destination touristique du monde, on peut apercevoir la silhouette d’un touriste chinois. Mais notre expansion dans tous les coins du globe ne semble pas ravir totalement les locaux.

Arrivant en masse et dotés dun pouvoir d’achat hallucinant, les touristes chinois pourraient pourtant apparaître comme les ‘sauveurs’ d’une Europe affaiblie par la crise de la dette. Mais étant toujours incapables de jouer le jeu, de dépenser sur place, de profiter du moment présent, de respecter les coutumes locales etc, ils ont été désignés lors dun sondage comme « les touristes les plus désagréables ». Pour quelles raisons précises les touristes chinois ne sont-ils pas bien considérés? Par quels moyens pourrait-on améliorer l’image des touristes chinois à l’étranger ? En tant que touristes chinois nous-mêmes, il est de notre devoir de nous efforcer daméliorer la situation.

A éviter :

Visiter le plus possible de spots touristiques très rapidement, superficiellement
Manger des nouilles instantanées à la sauce pimentée sans jamais profiter de la gastronomie locale
Ne respecter que les logos, et non les créations locales, et acheter frénétiquement des marques de luxe

A faire :

Selon ses préférences, chercher à se rapprocher des locaux pour simprégner de lambiance et des coutumes du pays, et sortir des sentiers battus
Prévoir de courageusement goûter de nouvelles saveurs dans des restaurants proposant des spécialités locales
Apprendre à rationaliser ses achats, et améliorer ses goûts en la matière.
 
(…)
 
 

Ceux qui ne choisissent que les « spots touristiques les plus connus »

Décodage : de nombreux touristes choisissent des activités libres, impliquant de sortir du cadre strict défini par l’agence de voyage, et ont ainsi la possibilité de choisir des activités selon leurs goûts ; mais cela peut poser problème si l’on manque de connaissances sur la destination touristique, ou si le tour operator n’a rien prévu pour faciliter les initiatives personnelles. Beaucoup ne savent alors pas quoi faire à part visiter les grands spots touristiques. Certains aussi se précipitent directement sans préparation vers le site, et perdent ainsi beaucoup de temps et d’argent en errant et en cherchant leur chemin.

Conseil : sortir des sentiers battus

Un programme peut souvent rimer avec rigidité face aux changements, mais cela ne veut pas dire qu’il n’est pas utile. En réalité, la préparation d’un programme général et flexible permet de profiter pleinement d’un voyage réussi. Consultez en premier lieu les journaux de voyage mis en ligne – mais il n’est pas nécessaire de suivre à la lettre les itinéraires des autres, car vous pourrez ainsi choisir les destinations que vous aurez vous-mêmes sélectionnées selon vos propres critères. Après avoir fixé la durée et le budget de votre voyage, vous pourrez passer à l’étape des transports, de l’hôtellerie et de la restauration et aux informations pratiques, puis enfin définir un plan de voyage concis. Mémorisez-en l’essentiel, vous pourrez ainsi aisément changer votre itinéraire si vous en éprouvez le besoin une fois sur place.

Une autre bonne méthode consiste à inviter un « courageux » à faire le guide. Si sur place vous avez des proches – de la famille ou des amis, c’est bien sûr le mieux, sinon vous pouvez aussi bien vous offrir les services d’un guide. Les locaux connaissent parfaitement les usines à touristes à éviter et les lieux qui valent le coup, et ils peuvent vous emmener dans leurs endroits fétiches et leurs restaurants préférés. Et il est conseillé de rester environ une demi journée dans un site, ainsi vous pourrez peut-être trouver des endroits uniques, à l’écart des circuits, des journaux de voyage et des programmes touristiques.

 

Ceux qui visitent plein d’endroits au pas de course


Décodage : beaucoup de touristes voyageant en groupe peuvent avoir ce genre d’attitude, qui non seulement est déplorable, mais en plus entraîne beaucoup de dépenses : s’efforcer de voir le plus possible de lieux touristiques, et surtout ne rien rater … Beaucoup d’agences de voyage répondent aux besoins des touristes ayant cette mentalité en proposant souvent « 6 pays en 10 jours », « 9 pays en 15 jours » comme argument de vente. En réalité, ces itinéraires accélérés permettent certes à des touristes de parcourir en une seule fois beaucoup de pays et beaucoup d’endroits, d’aller dans beaucoup de hauts lieux historiques et touristiques, mais ils sont aussi exténuants. De plus en raison du temps limité accordé à chaque site, les touristes à leur retour peuvent ne plus se souvenir de rien, au point qu’il est inutile de leur demander leur appréciation sur un lieu précis.

Conseil : Ça vaut la peine de ralentir et de « voyager profondément »

Il faut changer cette manière de voyager « où la quantité prime sur la qualité », et en premier lieu faire évoluer le concept de voyage. Au moment de planifier la durée et le budget du voyage, il ne faut pas que ce soit « plus on voit d’endroits plus on gagne ». Et ce qu’on doit rechercher avant tout, c’est une expérience riche acquise tout le long d’un itinéraire qui nous convient. Enchaîner les sites touristiques à toute vitesse est extrêmement fatigant, et absolument pas gratifiant. Si vous en avez la possibilité, essayez d’éviter de choisir des agences de voyage proposant des tours aux itinéraires serrés. Voyagez plutôt suivant vos envies, visitez ce qui vous intéresse le plus, faites les excursions qui vous tentent absolument, n’allez pas voir les sites qui vous attirent moins, et suivez vos aspirations.

En vous épargnant la visite de lieux pas indispensables, vous pourrez consacrer plus de temps et d’argent aux sites qui vous séduisent le plus. Vous serez ainsi plus détendu tout le long de votre voyage, et dans un état d’esprit plus propice à ralentir votre rythme et à « voyager profondément ».

 

(…)

 

 
哪些陋习让中国人成为最令人讨厌的游客

 

2012-08-28 09:14:02

 

来源: 广州日报

 

 

 

910天的时间游遍欧洲11国,个个招牌景点前都到此一游,天天安排吃中餐,根本没机会体验当地美食,整天想着购物血拼,一年在境外可以消费720亿美元……中国每年有超过7000万人次的游客出境,几乎在世界各旅游目的地,都能见到中国游客的身影。但随着我们的脚步遍及世界各地,也给世人留下中国游客不会玩的印象。

 

 

 

巨大的出游数字和惊人的消费能力令人侧目,作为欧债危机的救星,中国游客依然因为不会玩、不会买、不会享受、不遵守礼仪等原因在某个评选中被评为最令人讨厌的游客。究竟中国游客为何不受人待见?怎样才能改善中国游客在世界眼中的形象?作为中国游客的一分子,我们都有责任为此努力。

 

 

 

X

 

只想去尽可能多、走马观花地扎堆热门景点,到此一游

 

 
吃泡面、带辣椒酱作伴,不懂享受当地美食
 
只认Logo、不识格调地花大钱乱买一通奢侈品牌
根据喜好、找当地地胆慢游深玩,慧眼发掘景点
 
做好攻略,勇于尝试新口味,叹当地特色餐厅
学会理性购物,多管齐下提升购买品位
别落俗深游才出味
你是一个会玩的人吗?不要急着说出肯定的回答。虽然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手头有盈余,可以享受出游乐趣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有不少人到了旅游目的地却不知该怎么玩。好不容易出去一趟,如果只是在各个景点走马观花看一圈,拍个照,那就太可惜了。如何在有限的出游时间中充分领略出游目的地的精髓呢?且让记者来为你支招。
不会玩表现:处处摆拍照到此一游
旅游不应只是到此一游
解读:去巴黎,就在埃菲尔铁塔下面摆个剪刀手V形手势);去纽约,就在自由女神像下面摆个剪刀手;去伦敦,就在大本钟下面摆个剪刀手”…… 这样的地标景点留影照相信在不少人的电脑里存着很多。这些照片虽然可以作为去过这些地标景点的证明,但是去过并不代表好好地玩过。拍照留念固然非常重要,但对于旅行而言,更重要的是了解、体验和感受。
支招:用心重于用镜头
有句话说得很好:旅行的长度由钱包决定,旅行的宽度由目光决定,旅行的深度由心灵决定。想要让旅行变得有宽度,事先对自己要去的地方做一番功课,了解一下包括当地的地理、人文、历史、典故等各方面的知识,那样你就会发现,那些地标景点在你的眼中不仅只是拍照的背景,它会变得更丰富,从而更具有吸引力。如果想要让旅行变得有深度,那么就需要更注重心灵的感受。建议尽量在人少的时候前往这些地标景点,这样可以更好地感受它们的美和沧桑。有条件有兴趣的人还可以一路写一写游记,久而久之,对于旅行的感受力和体悟力就会越来越强。
不会玩表现:只选择知名景点
做好出游计划,在一些冷门景点,时常会带来惊喜。
解读:对于不少选择自由行的游客而言,自由行意味着脱离了旅行社的条条框框,可以随自己的喜好进行安排;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如果对旅游目的地缺乏了解,又没有跟团游那种事事有人安排的便捷,很多人就不知道除了最知名的景点之外该去哪里玩了。也有人不做计划就直接奔赴目的地,结果往往在闲逛和寻找之中浪费了很多时间和金钱。
支招:叹地方风情并非只在热景点
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但并不是说计划是不必要的,事实上,制定一个大体的、可以灵活变通的计划有助于享受一场愉快的旅行。建议最先从搜索别人的游记入手,但是不必跟着别人的行程去走,因为这样可以大体了解你所选定的目的地有哪些值得去的地方,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预算确定好要去哪些地方之后,再进一步了解交通、住宿和美食等相关信息,然后制定一份简要的计划。记得留足后备时间,这样在你临时想要改变行程时就会更加游刃有余。
另一个好办法是请一位地胆当向导,如果在当地有亲朋好友自然最好,没有的话,也不妨花钱请一位。当地人会更清楚哪里是外地游客很少去但值得一去的,还可以带你去体验当地人喜欢玩的项目和喜欢吃的美食。此外,建议在抵达目的地之后,留半天左右的时间四处随便走走,这样也许会发现一些并不起眼的、在游记和攻略上都找不到的独特风景点。
不会玩表现:走马观花多地
解读:很多跟团出境的游客都会有这样的心态,那就是难得出境一次,而且花了那么多钱,一定要尽可能多地看景点,这样才不亏。许多旅行社也迎合游客的这种心态,在行程的设置上常以“106“159作为卖点。事实上,这样紧凑的行程固然能让游客一次性走过很多国家和地区,前往很多名胜景点,但同时也会令人非常疲惫,而且由于每一处景点停留时间不长,游客回来后往往什么也记不住,更不用谈领略景点的精髓。
支招:慢游深游玩得有价值
要改变这种重量不重质的出游状况,首先要改变的是出游的性价比观念。在时间和金钱的花费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并不是去越多的景点就越,而是应该以自己的舒适以及游览过程中的丰富体验为最优先的追求。走马观花地赶场看景点,让自己筋疲力尽,而且也没有什么收获。有条件的话,尽量不要选择旅行社那些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的产品。最好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想好最想去的、非去不可的是哪些地方,要仔细游览的是哪些地方,有哪些地方是可去可不去的,然后按照这个优先次序来制定行程。
勇于舍弃一些可去可不去的地点,把时间和金钱分配到最想去的地点上,这样在让整个旅程更从容的同时,还可以给自己更宽裕的时间和精力来慢游深游
别乱吃 识食最地道
中国人不会吃
对于吃货们而言,出门旅游是一饱口腹之欲的最好机会。前往异国他乡品尝地道的当地美食,堪称出游乐趣的重头戏。不过可并不是直奔高档饭店就能吃到正宗美食的,很多时候,最地道的美味往往隐藏在最貌不惊人的门面之下。而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当地口味未必是人人都可以接受的,所以选择去哪里吃、吃什么和怎么吃也就成了一门很有讲究的学问。
不会吃表现 泡面辣酱不离身
不愿体验当地食物
解读:到了国外特别是欧美,有些游客根本不想尝试西餐,天天只想到唐人街吃中餐,如果没办法如愿就拿出随身带着的泡面、老干妈辣椒酱拌着吃。他们一方面可能是顾虑旅游目的地的餐饮价格虚高,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担心当地的饮食不合口味。且不说出门几天甚至十几天之中每日都吃面包、泡面会有多么令人厌倦,更可惜的是错过了品尝当地食物的机会。其实,美食素来是一种享受,饮食也是旅游目的地的重要风情之一,错过了这一点,对当地的风物和当地生活的体验也会变得不完整。
支招:保持好奇心勇于尝试新口味
虽然确实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饮食会不合国人口味,比如泰国菜以酸辣口味居多,不吃辣的人会接受不了;欧美国家吃肉类、薯类、奶酪等居多,对日常主食是米饭的国人而言也可能会比较腻;还有一些地方的特色食物甚至有些猎奇,看上去会令人望而却步。但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宅在酒店里吃泡面,应该想着难得来一趟,怎么都应该尝一尝。尤其是那些没有尝过、甚至没有见过的食物,更应该对它们保持高度的好奇心,勇敢地去尝试一下。许多当地食物本身就与当地的气候特点相应,比如天气炎热的地区常有消暑清凉的小吃货饮料。吃一些当地食物还可以帮助外地来客更好地适应本地气候,避免水土不服带来的不适。
其实,西餐并不是只有薯条、汉堡、牛扒,法国、意大利等国家餐饮文化也是源远流长,尤其是一些星级餐厅的出品绝对不能错过。
 不会吃表现 花钱就能吃到正宗味道

 

解读:这类游客大多有一种“偷懒”的心态,总觉得做美食攻略非常麻烦,更懒得走街串巷挨门挨户去寻找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店铺。因此到了一地就直奔最高档的餐厅,觉得花了大价钱就一定能吃到好东西。殊不知有些高档餐厅虽然菜品质量普遍有所保证,但是这类餐厅通常为了照顾大多数客人的口味,出品大都不是最地道的原味;而且这类餐厅主要的卖点经常会是环境、氛围和服务,客人无形之中会为饮食之外的因素支出很大一笔费用,性价比往往比较低。
支招:找最有代表性的 真正品尝精粹
既然已勤快地背起行囊不远千里而来,机票、签证、酒店这么多繁琐的手续都办好了,就不要吝惜做美食攻略的一点时间了。一个地方最正宗的美食大多不在高档餐厅里,而是深藏在街头巷尾。所以出行前不妨去网上看一看驴友们的推荐和口碑,既方便又有效率。
当然,也并不是说不可以去高档餐厅。富有当地特色的高档餐厅也是很值得去亲身体验一回的。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不如找找当地的知名餐厅或者是米其林推荐的餐厅,尝试一下星级餐厅出品的招牌菜,或许能带来惊喜,更何况国外不少餐厅给客人带来的不仅是美食本身,餐厅的环境、用餐时的氛围都是一种享受。像在美食之都巴黎,在雅典娜广场酒店里就能品尝到9颗星的餐饮,酒店的三家餐厅,全都荣获米其林三星称号,其中到银塔餐厅享用一顿法式大餐是许多富豪名人都喜欢的事。
不会吃表现 路上瞎找 不会事先锁定目标
解读:不少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餐饮都心怀“警戒”,觉得以游客为主要对象的餐饮业价格都会虚高,或者有“宰客”嫌疑。再加上旅游目的地经营当地特色食物的餐厅往往不止一家,而且菜式大同小异,因而许多人出行时会在各家餐厅门口犹豫不决,不知要进哪一家;就算坐下来了,看着菜单也还会疑神疑鬼,觉得自己进了黑店。
支招:预先做好攻略 问当地人找好吃的
不少游客是被国内屡屡出现的“旅游景区餐饮宰客”的新闻搞得杯弓蛇影,其实在多数地方,尤其是多数境外旅游目的地并没有那么多“宰客”的黑店,大可不必杞人忧天。当然要找到口味最地道、价格最公允的当地美食,最好的一个诀窍就是,不要跟着游客团队扎堆,而要跟着当地人走。如果在当地能找到地胆带路自然最好不过,即使是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也不必担心,多问几位当地居民平时去哪里吃,总能找对地方。
别乱买 学会选对的
一下长途飞机就问导游“哪里有东西买”,旅程中,一路都无心赏美景,只想着多点时间去血拼,买了一堆名牌将自己包装成Logo代言人……显然,爱买的中国游客已经成为外国人眼中的“超级豪客”。据最新统计,去年一年中国游客在海外消费高达720亿美元!在刚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期间,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再次震惊世界,以平均周花费203英镑的数字超过阿联酋游客,跃居世界第一!即便如此,在很多外国人眼中,中国游客还是被看做是只认Logo、不识格调的“暴发户”。当咱们在一通狂买的时候,能不能反思一下,如何在花钱时提升些品味,赢得外国人的真心尊重?
在欧美的一些大牌店,时下常见中国人一窝蜂抢购的场景。
中国人不会买
不会买表现 下飞机就问哪有东西买
解读:时常有中国旅行团搭乘10多个小时的长途飞机来到欧美国家,一下飞机见到地陪就两眼发光,抓住就问:“哪里有东西买?”“哪里买名牌便宜?”似乎山长水远出一趟国,就是为了购物而来的。中国素来是礼仪之邦,虽然出趟国买点手信、带点东西回去给亲戚朋友同事是人之常情,但压缩本来就紧张的游览时间只为去购物血拼,这是否有些本末倒置了呢?
支招:将购物看作点缀
除非是专门的购物团,否则出门旅行如果只为买东西,就可能少了许多旅行的乐趣。在攥着大把钞票时候,我们首先要正视购物的意义,购物并不可能也不应该是整个旅程中的唯一兴奋点,要学会将购物只作为旅行的点缀,因为只要有心,不一定专门前往商场才能买到心仪的货品自用或送人。在旅途中,尤其是在欧洲国家,很可能路过一个小镇,经过一条小街道,进入一家精品店,就会发现一些既有心思又有特色甚至背后还有故事可说的小礼品,成为旅途中的意外收获。因此,只有摆正购物在旅行中的位置后,才有一种随遇而安和理性的购物心态。到哪儿都念念不忘要去购物,可能会因此错过一些值得一览的风景呢。
不会买表现 随大流购物
随大流消费不可取。
解读:除了自由行游客必须自己做攻略外,很多跟团游客是不做攻略的。到了境外目的地,即使有难得的自由时间,也只会跟着导游、地陪或是团友走,别人买什么也跟着买,随大流去购物,一点也没有自己的想法。
支招:提前做好购物攻略
在境外的时间有限,人云亦云、随大流地去瞎逛是浪费时间。毕竟,别人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花的是自己的钱,更应当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确定购物计划。建议大家今后出游前先做好当地的购物攻略,看看自己喜欢的货品在哪里才能买到,目的性明确的话既省时又省事。比如去英国伦敦购物,要买大牌子可以去牛津街或是 Harrods等大型百货公司,如果要逛一些个性店铺就可以到伦敦Portobello路去,那里集中了近千个古着衫商店和市集,可以淘到不少只需10英镑左右的精品和Vintage古着衫。
不会买表现 只会选贵的
适合自己用的才是对的。
解读:这两年,美元、欧元、英镑汇率纷纷下跌,比起前些年出国旅游购物,的确是性价比高了许多,再加上国人的荷包鼓胀了起来,对名牌的追求日益热衷,因此到欧美国家买名牌是不少国人的热门选择。在低汇率的刺激下,不少中国游客出境购物陷入了“只买贵的,不选对的”之类的怪圈,只会从价钱角度考虑“这个袋我在这里买比国内便宜多少多少”、 “买贵的才会便宜更多”,总觉得要买贵货才更有赚头。
支招:从个人情况出发入货
很简单的道理,同样是比国内便宜 30%,买一个10万元的手表省下的差价自然比买一个一万多元的袋来得多。不过,如果仅仅从账面上去考虑“便宜了多少”而不是出自真正需要和喜爱的话,就会让自己变成“购物盲”。欧美国家名牌价格与国内名牌的差价摆在那儿,要学会理性对待,不能被“便宜”冲昏了头脑,如果只因为便宜买了自己根本不需要或是根本用不上的名牌,也只能说是白白浪费钱。总之,还是要从个人的需求出发,喜欢就出手,更不要在店铺里挑三拣四,犹疑不决,白白浪费珍贵的旅行时间。
不会买表现 只识认Logo
解读:说起名牌,大多数国人都会认识LV、Chanel、Gucci、Prada等Logo明显的牌子,也有人会觉得带着这些容易被人认出的名牌出去就是有面子的表现。在某些外媒的相关报道中,曾经表露出外国人对许多中国游客只认LV、Gucci的嘲笑。这说明咱们对时尚的认知度还比较有限,有些国人甚至连名牌的名字都念不准就一通狂买。还有人即使拎着名牌在手,看起来像是拿着A货,这的确令人感到难堪。
支招:多管齐下提升品位
所谓名牌,是时尚圈公认从历史、内涵、设计都说得出故事、能够一直引领时尚的品牌,LV、Chanel、Gucci、Prada等之所以能够成为响当当的品牌,的确在这方面颇有功力。要提升格调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有成效的事,但不去花工夫学习,肯定就无法提升品位。可以从做好品牌功课入手,不仅仅只知道其 Logo,念得准品牌的名字,更应当知道其历史、背景,大概说得出其设计的特色,这样才算是迈出了认知品牌、提升品位的第一步。另外,应当将眼光放宽一些,时尚圈的名牌不只几个,有些奢华却不见得大众的品牌,比如越来越为人熟知的Hermes,还有BV、Tod’s等,还有这几年炙手可热的上升品牌如 Celine、Coach等,甚至是备受政界和时尚圈推崇的人气设计师品牌,如Philip Lam等,在境外都很值得留意,而这些资讯都可以平时多留意时尚媒体,从中多多了解。还有一个快速见效的办法,就是在旅途中多多留意当地人的穿着打扮,尤其是在巴黎、伦敦、米兰、东京等时尚都市,看看当地街上潮人的装扮,从中了解现在流行穿些什么,现学现卖,有助于提升品位。
不会买表现 不看场合讲价
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讲价的。
解读:不少中国人喜欢讲价,出了国,在市集讲价,在百货公司、专卖店也讲价,即使明知道大百货公司和专卖店价格比较透明,但还是喜欢以讲价的方式来获取多一些小礼物和小赠品。虽然欧美国家的售货员都训练有素,会礼貌地拒绝这些做不到的要求,但这种做法还是容易会让外国人看轻,认为中国顾客都喜欢贪小便宜。
支招:遵守规则做文明顾客
要弄清楚在国外购物哪里是可以讲价,哪里是不可以讲价,否则不顾场合乱讲一气,实在是让人看笑话。国外的人工相对较高,在一些店里购物很多都是自助的,有需要才找店员,在店内选购时最好将翻过的东西依原样放回原处,不要搞得一片狼藉,惹人讨厌。此外,即使已经在店内消费了不少,在享受店员服务后也可以对别人表示感谢,或者称赞一句对方的服务,这样容易赢得别人的尊重。
链接:
热门国家值得购买的物品
美国:最抵买的是Coach、Nautica、Tommy Hilfiger、GAP、A&F、Levi’s等,尤其是在outlet购买,Levi’s牛仔裤一般一百多元人民币就有一条,简直是白菜价。
英国:最抵买世界名牌,比如Chanel、LV、Gucci等品牌,由于英镑汇率走低以及以视购物额退税多达18%,价格非常有吸引力。
法国:法国是许多一线品牌的诞生地,在当地购买名牌的好处是款式非常丰富。另外在法国也很适合购买一些设计师品牌,在蒙田大道上有许多个性设计师品牌,如斯蒂芬·罗兰,目前在时尚圈炙手可热。
日本:实话说,在日本买服装很贵,但买电器却不错,毕竟是原产国,款式多且价格有优势。此外在日本还可以多光顾药妆店,店内有千奇百怪的护肤品和小用具,价格不贵,也相当有趣。
别瞎省有钱要识叹
住廉价酒店,到唐人街吃中餐,只为省钱买一流名牌,有能力搭乘商务舱却要挨经济舱,只因觉得不抵……中枪了吗,这些情况你有没有?归根究底,即使咱们口袋里有了钱,大部分人仍不太会将钱花在旅途享受的部分上。关于如何享受生活,中国游客还是要多和人家老外学学,不只是花钱买来货品才算实实在在的享受,搭乘商务舱提升旅程舒适度、品尝一顿星级大餐、住一间历史悠久的酒店会让旅程更难忘。
搭一次商务舱
选择特色酒店感受旅程精华
体验当地的休闲放松方式
×
不注重旅店品质和特色,随便过夜
只花大钱买奢侈品 不舍得享受SPA
中国人不会享受
不会享受表现 不搭商务舱去挤经济舱
解读:国际航线商务舱的票价是贵,和经济舱相比,平均要花2倍多的价钱才能享受到商务舱的服务。可中国现在能负担得起商务舱旅行的人还少吗?这一条是针对那些花得起却不愿意去享受的富裕游客而言的,即使他们有足够的能力搭乘商务舱,却可能认为不抵或是没必要而不会考虑搭乘,而宁愿去挤经济舱。
支招:让长途飞行变得轻松舒适
搭乘商务舱、头等舱出境是一种享受,这句话空说没用,建议有能力享受商务舱的人士在搭乘长途飞机时体验一次,就会知道国际航线的商务舱、头等舱有多值得搭乘了。如法航、卡塔尔航空、韩亚航空、新加坡航空等星级航空公司的商务舱服务在业内都颇负盛名,座位的舒适度和娱乐系统等硬件设施属于一流,加上机上的餐饮和空乘人员对商务舱的服务都十分贴心,能有效缓解长途旅行的疲劳,对抗时差的影响,可以让整个旅程的开始和结束都变得舒适悠闲。因此有人说,搭乘商务舱长途飞行是会上瘾的,只要有能力负担,何尝不可呢?
不会享受表现 舍不得住贵酒店
解读:这几年随着国际品牌星级酒店陆续进入中国,中国游客对于好酒店的认识在不断深入,但出境旅行,大部分游客还是较少会选择当地较好的酒店入住。因为游客的行程相对较赶,喜欢将时间花在外面,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认为酒店只是睡一晚的地方,随便住住就好。
支招:选择特色有故事的酒店感受精华
选择有特色的酒店能提升旅程品位。
如果参加的是10天11国之类的团,行程又安排得丰富多彩,需要早出晚归,一天换一个酒店,那么住好酒店也许是浪费。若是自由行,行程又相对轻松悠闲,那么不妨考虑选择特色酒店入住,体验当地最顶级的酒店服务,也是旅程中一大亮点。如欧洲有不少酒店都是由很有历史的老宅改造,这些老宅本身就有着辉煌的历史,甚至是皇室贵族和名人居住过,比如伦敦的华尔道夫酒店设在贵族庄园中,旁边就是有历史的古堡;巴黎香格里拉酒店是改造自颇有历史的名宅拿破仑·波拿巴的侄孙罗兰·波拿巴王子的府邸,这些老宅和庄园被改成酒店后,依然保留了优雅的传统,并且还提供了舒适的高端住宿设施,住在这样的宅子中,就像住在历史里,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此外,一些酒店还会提供特殊的体验项目,像肯尼亚山的狩猎者俱乐部恰好位于赤道上,这里每天会举行马赛人的赤道仪式,非常特别。
不会享受表现 觉得太贵舍不得做SPA
解读:许多游客想着大老远出一趟国,肯定要将有限的时间花在尽可能多地看各种景点和逛各个商场上,花至少2小时去享受一次SPA,无论是从时间还是金钱上来说都很不抵。很多国人虽然做过足浴和中式按摩,却可能没有尝试过国外流行的SPA,或是尝试过,却没有享受SPA的习惯。
支招:SPA是放松疲累身心的有效方式
在一些旅游目的地,SPA是到当地旅行不可错过的享受之一。比如在泰国的各个度假胜地和海岛,在印尼巴厘岛,甚至是在瑞士、法国等国家,SPA作为一种养生美容的项目深受人们喜爱。既然有机会到了这些目的地,自然要将做SPA作为旅游项目之一来体验。其实,即使是去其他国家旅行,如果旅途中感觉十分辛苦的话,都可以在五星级的豪华酒店里享受SPA护理。豪华级的国际酒店一般配备有SPA中心,享受一次护理可以缓解旅途的疲劳,让你能用更好的状态享受整段旅程。
不会享受表现 不懂品味美酒
品尝不同区域的红酒是品味和享受旅程的方式之一。
解读:到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葡萄酒出产国去,常有机会逛逛当地的酒庄,或是在餐厅里用餐时,常会有机会喝到各种酒。一些不太懂得品味美酒的中国游客就会习惯性地海饮,一口气喝完半杯红酒,然后在觥筹交错间不自觉地情绪高涨,声音渐大,引人侧目。
酒庄除了可以品尝美酒,还可以欣赏葡萄园美景。
支招:在当地品原产地酒感受完全不同
品酒是一门文化,虽然中国的饮酒文化和国外不太相同,但用中国人喝白酒的那套方法来品葡萄酒绝对是牛头不对马嘴。即使没有太多的葡萄酒知识,不知道葡萄酒的分类,也可以学着当地人那样慢慢品,将品酒作为一种享受。因为葡萄酒是有生命力的,从采摘、酿制到灌装,每一尊葡萄酒都有自己的故事,从慢慢品味和享受的过程中会感受到味道的变化。如果参与一些商务活动时,一起吃饭的是对酒有研究的当地人,更可以现场向其请教,说不定品酒这个话题能成为整个用餐过程中的热点,让彼此快速熟悉起来。另外要特别注意,酒喝多了虽然有后劲,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像在中国一样,一喝高就大呼小叫,在国外这样是不礼貌的行为。
别乱嘈 礼多人不怪
这几年,出境旅游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而中国游客中的一些被外国人笑话甚至责骂的不文明行为也随之变得更为明显,严重破坏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要根治种种不懂礼行为,需要大家从点滴做起呢!
中国人不懂礼
不懂礼表现 缺乏秩序意识
解读:一些中国游客在公园、机场、景区、餐馆等公共场所随地吐痰、随便丢垃圾、乱吐口香糖,买票、乘车时不排队,在景区乱刻乱画,有些人不仅在别人拍照时挡住其镜头,且长时间占用景点,又偷偷在禁止拍照的地方拍照。
据说,在巴黎卢浮宫曾出现这样的场景,当游客屏气息声地观赏艺术作品时,忽然一句洪亮的中国话响起:“蒙娜丽莎就在前面那个厅!快走啊!”只见20多个中国游客呼啸着奔去。把这幅画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别的游客根本靠近不了,他们相互招呼着,轮流与“蒙娜丽莎”合影。由于动静太大,最终引致管理人员干预。
在需要排队等候的时候不要插队。
支招:增强秩序意识
公共场所的环境是靠每个人自觉维护的,一个人不注意就会给整个环境造成不和谐的音符,不仅破坏了环境,也惹来别人的厌恶。中国是礼仪之邦,在公共场合连起码的规矩都不懂,真是很丢人。
不懂礼表现 行为不雅
解读:“爱脱鞋、爱蹲着”是不少国人出去旅游时表现出来的。是的,出门旅游会很辛苦,但找不到座位休息的话也不要就这么在公众场合蹲下,会让人误解你在做什么私人的事情。脱鞋也是让人厌恶的一种举动,尤其是在列车、机舱里,下意识地就将鞋子一脱,再把双脚一盘,你是舒服了,可空气质量也就变差了。夏天光着臂膀,穿T恤打领带,裤管高卷,跷起二郎腿,在酒店大堂蹲在地上,在自助餐厅吃饱后还拿走食物;在餐厅里大声敬酒,猜拳行令;还有拿走飞机厕所和酒店的物品等都是不雅行为。
支招:注意仪表
仪表是一个人的形象,一群人的仪表则是一个国家的形象。脱鞋、蹲着影响到了他人观感。
旅游要多带几双鞋,除了休闲鞋之外,最好根据当地气候带上正装鞋或凉鞋等。另外,行程别太满,不要太累。如果实在太累,或坐或卧,尽量不要蹲。
不懂礼表现 不分场合大声喧哗
解读:现在出国旅游不太难,但不少人一旦出国旅游,还是容易“得意忘形”。带着这种愉悦良好的心态出国去,最容易出现情绪难以控制,加上本身的习惯使然,在一些公共场所不顾场合地高声谈笑,当然容易引人侧目。比如在餐厅吃饭的时候,一些中国游客容易习惯性地大声说话,这在一些环境安静的餐厅,当然显得格格不入。更糟糕的是,有些人还听不进侍应善意的提醒,以为餐厅不尊重他,反而大吵大闹将事情搞大。这些行为导致一些酒店会专门划定一个区域,用中文写着:“中国游客用餐区”。这让中国人感到很不舒服,但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
不少旅游点的旅游从业人员对中国游客的一些不文明习惯颇多微词。他们对中国游客“不尊重当地的风俗文化”最有意见。中国人爱热闹,大声说话的特点让欧洲人难以接受。无论在博物馆、教堂、餐馆,“老张”、“老王”的呼喊都不绝于耳。
不少中国人走到哪里都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其实,交流有很多种方式。公共场合,一定要做到首先不影响别人。
支招:带上分贝检测仪
支招:虽说旅游是愉悦身心的事,但身在国外,还是要随时多注意一下身边人的反应,控制一下不自觉飙高的情绪。建议随身携带一个分贝检测仪,设定一个刻度,一旦声音超过便会嘀嘀作响,也许很有用噢!
不懂礼表现 喜欢多点饭菜
解读:中国人好面子,在外面吃饭也喜欢点一大桌,好像怕吃不饱一样。到了国外,有些人不太计较费用,更容易为了面子点过量的饭菜。事实上,这些饭菜分分钟都会被剩下。
不要为了面子点过量的饭菜。
支招:数量够吃便可
支招:吃不饱的情况基本不会发生,因此别因为担心有了这顿没了下顿而狂点一通,对身体不好,也浪费金钱。如果是用西餐,建议点套餐,还可以两个人分享一个套餐,因为国外西餐食物的分量普遍比较大,不够吃再点嘛。更何况外国人也不会因为你们两个人只点一个套餐而看不起你。节俭是美德,这一点人家老外比我们都懂。
不懂礼表现 不尊重别人私人空间
解读:另外还有一点让人受不了的行为就是爱偷看。的确,外国人长得和我们不一样,也许有时候穿着打扮也太过清凉或异类,但也不能老是有事没事瞄别人。在不准拍摄的地方拍摄,不听导游指示,不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在禁烟区内吸烟。同时喜欢打听别人的工资收入,询问女性的姓名、年龄以及是否结婚等。
出门旅游,好奇心理可以理解。但是表达方式应该入乡随俗,懂得一些忌讳。
支招:涉及隐私别乱打听
要了解旅游地的习俗,与当地人交往时应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进入的不进入。
不懂礼表现 不守酒店规矩
解读:游客住酒店的行为也体现其修养。尽管房门一关,谁都不知道你在里面做了什么。但你走后床单、浴巾上留下的黑色鞋印,左邻右舍投诉你深更半夜高声喧哗,走后水龙头哗哗直流,这些都可以看出你的文明程度。倘若这些陋习被带出境,倘若中国游客在外国的酒店醉酒闹事,被媒体放大和批评,也就损害了国家的形象。
很多从国外归来的国人表示,尤其是在日本,不少公共卫生间里都用中文写着类似“卫生间是给大家用的,请您保持卫生间的干净”等字样,而且这种提示只有中文的,并不像日本机场里所有的标志会有日、英、韩、中四种文字。
在公共场所,须讲究卫生,注意仪态。
支招:遵守基本卫生要求
不要贪图“方便”,损人利己。在酒店,应该遵守基本的卫生要求,要擦鞋可以用专门的擦鞋布。另外,出门关水关电。洗手间请来去冲冲。
不懂礼表现 在车上吃东西
解读:某对夫妇前往澳大利亚旅游,在休息停车的时候买了一杯热咖啡上车,结果司机拒绝开车。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旅游大巴、地铁里都有很明确的禁止饮食或喝热饮的惯例。
支招:食物吃完再上车
支招:可以选择喝水,或者在车站外吃完后再上车。
不懂礼表现 不给小费
解读:入住欧美酒店,退房时不给小费,服务生一直站在门口不走。前往马尔代夫等海岛度假,不支付小费,服务生干脆第二天随意打扫房间。前往一些高档餐厅就餐,买单时发现服务费一项,却不理会。
中西文化有差异,国外有付小费的习惯,需要适应。外出旅游,不仅仅是为了美景和食物,还应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酒店行李员为你服务,一般需付小费。
支招:入乡随俗付小费
支招:到欧美国家旅行,要有付小费的意识。在美国,小费现象是极普通而自然的礼节性行为。一般来说,小费是消费的10%~15%,不过经常有人高兴多给点。有些餐厅在结账的时候专门列有一项是“小费”(gratuity),是必须要交的。付小费的其他情况包括坐出租车和到酒店请人搬行李等。在这些情况下付美元一两元就行了,而不是15%。
一般来讲,给酒店门童的小费数目取决于行李的多少,为你拿行李并把它递给行李员的门童要付1至2美元的小费。如果你没有行李,通常就不必为他们只为你开门这样简单的服务付费。行李员帮你拿行李去房间时,一个行李包要付1美元的小费,但对于把行李送到客房的行李员要付给2美元以上的小费。当行李员为你做了一些特殊的事情,比如替你购物或把你需要的东西送到客房(但不属于客房服务范畴)等,他应该得到2至 3美元的小费。当你带着行李准备离开饭店,门童为你叫了一辆出租车时,你应该付他1至3美元,如果他为了叫辆出租车而不得不在雨中站着时,你的小费应该给得更多些。在一个比较好的酒店,清理房间的女服务员每人每天应得到2美元的小费,普通酒店的服务员每人每天可得1美元小费。一般可在你外出前,将钱放在枕头或桌子上。你也可以亲自给她们小费,或者把钱装在信封里封好,上面写明“送给清理房间的服务员”。